梅梅,鄂州市中心医院科教科长、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鄂州市医学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生导师、多所院校兼职老师、教授、湖北省享受政府津贴专家……这些称号的取得,看似平常,但对梅梅来说,的确不易。这与她25年坚守在医院科教管理岗位上辛勤的付出、努力的工作、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她为之付出的艰辛、苦与乐也是不为人知的。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九十年代中期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鄂州市龙头医院,科技、人才尤为重要,是医院发展壮大的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中国领导人的至理名言如雷贯耳,深深的烙印在梅梅的脑海中,她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她坚持从管理入手,建立了完善的科研、人才培养的制度,理顺管理组织与程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科技热情和创新才智。创新就是要汇集大家的智慧与才干,激发其潜能,才能使科技工作有新的成果、新的突破。每年11月份,她就着手第二年的课题申报和人才培养计划。对选题好、科学性强的课题总是穷追不舍,并做好跟踪服务。比如科研立项、查新、鉴定、报奖等,从不轻易放掉任何一次机会,总是尽心尽力努力去争取。在一般人看来,医院科技管理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事。可她不这样想,每一项课题总是全身心的投入,象对待自己开展的课题一样,认真地分析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及研究结果,指导科技人员撰写和修改课题总结报告、技术报告。因此,她经常是白天在办公室忙于日常事务,晚上在家审核课题资料,对每一个疑点及时核对、查找,从不放过。课题完成之后,则认真细致地做好鉴定筹备工作,赶写会议材料,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环环紧扣。为此,常受到上级科管部门的好评与表扬,他们说:“梅梅对课题资料审核、鉴定筹备的确细致、认真。有她把关,我们绝对放心”。
勤能补拙,学能补缺。从事科技创新管理工作,需要指导和组织协调医院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与落实,不掌握科研知识和科研方法,是行不通的。她在工作中不断地吸取他人先进的科技创新经验与方法外,还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学习。科研计划申报、项目协调实施、成果鉴定报奖、人才培养、临床教学、学会活动开展等管理工作,需要花费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还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成了湖北医科大学医学本科全部课程,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湖北医科大学评为鄂州地区唯一的一名“优秀学生”。1998 年她借助负责湖北医科大学鄂州首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教学管理的机会,她悄悄地跟班学习了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设计、科研查新检索、科研课题申报技巧等15门医学硕士生课程,为她开展科研管理和课题研究奠定理扎实的理论基础。
她不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关注医院及全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她先后组织了两届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班教学工作,在开课2年时间中,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休息,全面负责学员管理、教师来往接待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与考核,培养硕士近80人,优化了医院医学人才结构,提升专业人才素质。此外,作为市医学会副秘书长,积极组织和协助理事会开展各种学术交流会,积极参与“科技三下乡”和卫生支农活动,大力弘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为广大的医学专业人员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和沟通平台,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二十多年来,她先后组织了1000余次院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学习人数万人余,组织大型的学术交流会100次,组织交流和发表的论文3000余篇,为乡镇卫生院培养技术人才500余人次。
长期以来,不论是科技管理上,还是在人才培养上,她总是在琐碎而又复杂的工作中忙碌着,一丝不苟,忘我地工作着,快乐地奉献着。眼眶熬黑了,人也累瘦了,熟悉她的人,总是问她有何减肥秘诀?她总是一笑了之。但为医院赢得荣誉,促进医院科技发展,她乐此不疲。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医院科技人员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3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近100部,通过省级专家鉴定的成果过100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1项,获得国家级专利技术20项。
梅梅同志既炽爱着科教管理工作,也热衷科技创新。多年来,她不仅注重管理经验的总结,组织他人搞创新,还亲自参与课题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出版专业著作。她先后在国内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1篇论文获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出版和参与学术著作编写6部,其中她主编《临床介入护理学》得到国内知名介入专家的充分肯定,并于2001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和参与“湖北省科技重大成果”研究11项,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并有《充氧加压输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等4项成果获得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成果获得鄂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这些数字正是对她辛勤劳动和潜心投入的真实回报。